01
2020年,许多人都说是“史上倍感困难的一年”。
是不是更困难,现在还下不了定论,但网友的总结却很扎心:
如今网上那些“卖惨”卖得厉害的那一批人,翻翻他们的朋友圈吧,你会发现前几年在所谓风口上赚得更狂、更嗨的,还是他们。
虽说是个段子,但也道出了当下绝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记得我朋友刚毕业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房市的浪潮。
在周围人的鼓动之下,他跟风加入房产销售的大军,顺利实现了年入50万的梦想。
在这样的销售成绩下,朋友自然很快就飘飘然起来,不仅买房买车,还把工作辞了,开始创业。
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打回原形,差点连房贷都还不起。
前几天他来电跟我说,现在大环境不好,自己实在是后悔,把全部身家投入到创业。
我当时就回了他一句,错的不是大环境,错的是他自己,当他把平台和风口的助力当成了自己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看不懂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那些年凭运气赚的钱,迟早都会凭实力亏回去。
02
2020年,经济下行,行业剧变,许多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
有很多人,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贷款消费、贷款买房。现在突然被裁员了,发现欠着好几万的信用卡不说,还要月供房贷一万多。
这样的结果,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灾难性打击。
其实,那些能穿越熊市牛市,真正赚到钱的人,从来都不会蒙着眼睛“赌博”。
我一直都很认可一句话: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他能否经济独立、事业有成,而是他具有比别人更高的认知层次。
因为只有摸清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的脉搏,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获得比别人更快的成功、更好的生活。
被公司裁员,所在的行业命运将走向哪里?
未来房价会不会下降,买房还能不能成为一种投资?
股市下跌严重,是否应该立刻抄底?
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经济学的问题。
许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刚有一点积蓄去投资理财,却全亏在了股市、楼市。
但也有许多人,因为拥有对经济规律的超前认知,在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浪潮中赚得盆满钵满,终获得财富自由。
人这一辈子大约能遇到7次“暴富”的机会,但90%的人都抓不住,因为他们不懂经济学规律,所以也根本看不出机会在哪。
03
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经济会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是她用《推开宏观之窗》告诉大家,经济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很多人不信,但是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她却说现在是《看不懂的中国经济》,相信的人终究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当深圳还未成为一线城市前,韩老师曾经分析:作为一个年轻、快速发展的城市,深圳的创业、就业机会很多,未来将会有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在深圳诞生,也会有大量人口的涌入。
但它的土地资源有限,日后房价必然成倍增长,大家要抓住买房的好时机。
一位企业家来清华听课,韩老师说,北京房价未来会涨。
当时他手里有一笔不小的钱,没有用来买房,回到家乡投资了4000万,十年后全赔了,损失了4000万。
韩老师抬头问道:“老总,你赔的是4000万吗?如果你在北京买房,当时房价不到1万/平方米,现在5万/平方米,4000万可以买下4000万平米的房子,现在的价值是2个亿,所以你赔的不是4000万,而是2个亿。”
什么时候该投资,什么时候要转向,什么时候该储备,什么时候该放手一搏。
当你的认知超过大多数人时,别人看到的是现象,你看到的是背后的经济逻辑。
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把生活梳理得更好,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向。
其实,这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努力的问题,而是你还没有掌握世界发展的趋势,你只有用经济学的原理,才能更透彻的分析自己的方向,经营自己的未来。
宏观大势中的某个细节,可能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的人生。
没有绕过人生历程中的某一段本可避开的低谷,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懂未雨绸缪。
转变意识,你才能转变思维。
转变思维,你才能拥有更从容的人生。
之前没有关注,也不清楚未来发展趋势没关系,韩秀云老师开设的经济学课,会告诉你危机里也许有机遇,好的形势里也许藏着危机。
弄懂了这些的人,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跟风,什么时候该止损。
好的经济学原理,会从你真正关心的话题出发,一点也不复杂,也不难理解,困扰我们的是故作艰深的语言和拒人千里之外的形式。
未来真的是寒冬么?我们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房价会受影响吗?房价到底会不会跌,是不是等等再买房?
原创作者:升职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