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小趋势

作者:石亚茹 分类:互联网 时间:2020-06-15 10:20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运营部

传统企业,无论B2B还是B2C,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路上都面临同样的挑战:

如何从市场洞察辅助产品研发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客户对价格透明度要越来越高;渠道管理的困境以及更好的消费者体验。

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企业需要持续建设的。


第一小趋势:传统B2B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越来越强烈

“我们所有设备都在采集数据,但我们从来没有用过。原来我们只负责把机器卖给经销商,卖出去之后的事情,包括售后和服务都由经销商负责。”

第一次见到王课长时,他这样介绍他们的业务,而他此时找到我们一个大的背景就是:该企业新的战略里明确”集团希望后市场销售额能够占所有销售额的50%。

“研发和制造是我们最核心的能力,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北美总公司提供了非常稳定的系统,也正在全球推广高效出勤解决方案,但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有差别,作为一个发动机研发企业,如何为广大物流企业用户创造价值是我们正在思考的。”

这是一家发动机企业,他们希望借助自身研发和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为他们企业客户提供更大更直接的业务价值。

这些都是近期在一些场合听到的来自客户的声音,这些企业包括汽车零配件、电子及自动化、化学及塑胶原材料、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行业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2B企业。

B2B公司是支持性企业,提供其他企业运营和成长所需的东西,B2B企业又包括专业服务企业和工业供应商两大类。B2C模式(直接向个人客户销售)和C2B(消费者对企业)模式形成了对比。

2017年,麦肯锡第一次将B2B企业的DQ(数字商)和B2C企业的DQ进行比较,如图所示,B2B公司明显落后于B2C。但他们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跟B2C企业是一样的,也同样面临下面这些问题:

  • 从市场洞察辅助产品研发
  • 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 客户对价格透明度要越来越高
  • 渠道管理的困境
  • 更好的消费者体验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小趋势

B2B企业的DQ和B2C企业的DQ比较

B2C品牌总是比B2B品牌更容易捕获大众市场的关注,B2C品牌跟消费者之间有着直接的链接渠道,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给B2C企业带来的挑战也更早被关注和解决,于是我们看到一系列B2C品牌在数字化领域的创新举措,当然我们也见证了很多B2C企业由于慢于行业转型速度而被淘汰甚至颠覆的故事。

B2B公司的客户同时也是普通消费者,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和新的数字化体验带来的便利,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数字工具来研究和购买产品。然而,B2B买卖往往更为复杂,B2B企业也已经开始主动寻求突破,希望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跟上B2C企业的节奏。但正如前面提到的,B2B比B2C的业务壁垒要高出不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要比消费者产品复杂且知识密集很多。之前的售前过程中,我们就接触了很多B2B企业,有汽车零配件大厂,化学原材料企业,也有机械设备企业。而且跟B2C企业更关注渠道和消费者相比,除了消费者体验外,B2B企业更关注研发和制造的效率,以及供应链的优化。

第二个小趋势:当“CDP”遇到“私域流量”,企业自有全域客户数据平台的需求愈发强烈

2019年在营销领域有两个名词特别火,一个是“李佳琦”,另一个就是“私域流量”。一时间,买不起流量,请不起“李佳琦”的广告主们像是看到葵花宝典一样趋之若鹜追捧“私域流量”这个概念。

下图是各大平台的流量价格表,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涨幅飙升着。企业从“公域流量”获客的成本越来越高,大量的市场预算投入线上广告,却收效甚微,急需突破。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小趋势

各大平台的流量价格表

我认为“私域流量”的热捧,其实是营销思维的一系列转变:

  • 从买流量转变为经营流量
  • 从选择平台转变为构建平台
  • 从为大平台贡献数据转变为企业一方累积数据

基于以上思维的转变,企业广告主会有一系列的动作调整,包括更关注存量用户的运营和盘活,自建用于流量抓取的产品和渠道:小程序、APP等,而真正盘活客户触点和企业全域数据,还是需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应用能力。关注自有客户数据和内容的累积和复用等。

关注MarTech(营销技术)的朋友对CDP这个概念一定不陌生,在最近一期数字营销和广告领域的技术成熟度曲线里(如下图),CDP已经从2018年的最受追捧开始了下行路径,该迹象表明,对CDP的追捧已经逐渐回归理性。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小趋势

数字营销和广告领域的技术成熟度曲线

根据Gartner的定义:“客户数据平台(CDP)是由市场营销人员管理的综合客户数据库,它统一了公司来自营销、销售和服务渠道的客户数据,用来做客户画像并驱动客户体验。”

CDP平台可以当作记录系统,可以集成来自不同软件系统的数据,存储匿名或未匿名的客户数据。该数据可用于营销分析、细分和洞察发现,可以提升全渠道营销广告的效率和广告效果。

与之相似的概念还有DMP(数据管理平台),但DMP主要关注匿名互动,数字广告主、营销人员和平台商使用DMP平台来储存或管理用户或广告数据。DMP平台有自匿名和第三方的数据,与来自第一方客户的数据结合,用来为第一方客户细分或人群画像。还有与CDP相似的营销自动化平台,不提供CDP平台拥有的跨渠道数据,是业务操作平台。还有传统的企业CRM,汇集一方客户数据,是能够让营销人员使用的,但无法识别匿名用户,更无法与其互动。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小趋势

CDP, DMP,CRM的关系

在“私域流量”带来的思维转变下,那些更关注信息安全和品牌资产的企业,对于客户数据平台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强烈。而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客户交流场合里,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客户关于CDP的咨询,他们或是有基于客户数据挖掘的需求,或是有自建营销中台的想法,或是在畅想一旦有了CDP之后美好情景。我们认为,在这样的趋势下,企业营销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决策中:

  • 营销技术(MarTech)版图越来越纷繁复杂,但营销业务逻辑没有变化,围绕业务构建自己的技术组合;
  • 现在的调研表明CIO已成为营销的主要支持者之一,营销人员需要与企业IT团队合作,建立自己的营销技术组合;
  • 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错把营销技术和工具的堆砌作为目的,而是以为用户和业务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要的是做好闭环和改进。

第三个趋势:无论是业务还是技术,越来越关注如何真正用上数据

“我的客户数据已经都收回来存着了,销售的,售后的,二手车,还有金融的,在我的平台里。但我连业务问我我们一共有多少个客户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数据盘点,盘点得很清楚,也找到很多有价值的客户发给经销商去跟进,效果不错。但是第二天,数据一更新,一切就又要重头开始盘点了。“

“车联网系统已经上线两年了,两年来的数据都在CDH里,研发和推广想知道如何优化车联网系统,我对着CDH不知从何下手。

以上的内容源自和两位车企客户的对话。

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在使用数据时的做法是,知道数据要用来干嘛,但只会对数据做一次性盘点和分析,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应用场景,但这些结果停留在excel或PPT里,缺少了将数据加工成能自动化运行的产品的能力。有的企业为了使用数据做了很多尝试,从数据仓库到到数据湖,购买了很多这两个时期的最佳实践和产品,但似乎并没有产生业务价值或者收效甚微;而现在,很多企业也已经将数据中台作为自己数据创新的下一笔投资。

我们的客户都关注数据如何用起来,但大部分的企业在使用数据盘活数据这件事情上遇到了问题:

  • 业务、技术和数据科学家分属不同部门,并没有在一张桌子上讨论数据应用。于是业务不知道数据应用如何落地,技术不知道数据可以用来干嘛,缺少整体规划
    没有业务价值牵引的数据平台开发不具备生命力,因为商业模式未能在业务处得到验证,因此难以获得持续投资;
  • 一次性的数据盘点和分析不是数据应用,业务价值不可持续;
  • 业务在发展,数据在更新,数据质量问题永远不可避免,企图一次性治理完成是不科学的;
  • 缺少数据人才,尤其是数据工程能力,不了解如何将数据加工成可被用户直接消费的“数据产品”;

让数据“用起来”、“跑起来”、“转起来”

对于关注数据价值的企业而言,大家都希望成为像Netfilx以及字节跳动一样数据驱动的企业,最近两年大热的“数据中台”也是源自企业希望真正利用数据产生价值的诉求。而这里,我们需要告诉期望从数据获取价值的业务人员,采用各种数据技术的目的是让数据“用起来”、“跑起来”、“转起来”,即:

所有数据和智能创新都必须为业务所用,算法、算力和工具的堆砌不是目的;在业务价值的拉动下,建立自动的数据流水线,让数据“跑起来”,不断产生价值;

用精益思想牵引,建立数据驱动效果的反馈闭环,在应用中持续改善技术价值,减少浪费;所有的数据技术实践都离不开一点点的数据清洗和应用,在数据产品的应用中持续改善数据质量;

来源:ThoughtWorks)

本文言论系作者本人观点,引用文章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