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卖的鲜牛肉可不可以煎牛排?

作者:张超 分类:美食 时间:2020-05-22 10:45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菜市场里卖的鲜牛肉可不可以煎牛扒,今天我们来捋一捋

 

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美食达人教我们怎么煎牛扒,什么西冷,菲力,眼肉,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拿进口冻肉来做的,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鲜牛肉做呢?

 

真相只有一个,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要符合煎牛扒的标准,要同时满足嫩和卫生两个条件。

 

首先,卫生问题。热鲜肉没有包装,屠宰、运输、流通的过程中容易被污染,同时全程常温,适宜细菌滋生,牛扒煎到半熟,核心温度在50-70度之间,这个温度下细菌不能被完全杀死。

 

其次,嫩度问题。热鲜肉不排酸,牛肉往往正处于僵直期,肌肉硬度大,口感柴,保水性差。

 

第三,牛种问题。国内牛肉供不应求,还有部分退耕牛,退役奶牛甚至水牛流入市场,这些牛并非按肉牛养殖的方式来饲养的,肉质普遍较老。

 

牛肉肌肉纤维长,口感偏硬,肌间脂肪可提高牛肉嫩度,增加汁水。牛种改良的目标是降低料肉比,增加产肉率,增加肌间脂肪。我国牛种资源丰富,牛种以黄牛为主,黄牛作为役牛品种,前驱大后驱小,肌间脂肪沉积少,肉牛主要产肉部位是后驱,安格斯,黑毛和牛肌间脂肪丰富,是优良的肉牛品种。黄牛改良周期长,往往都以引种代替育种,育种能力不足导致国内牛种走入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怪圈。

 

国内肉牛养殖大部分为家庭小规模养殖,配种体系混乱,科技水平低,导致牛种血统复杂,品质不稳定,可预测性低,随机性高。架子牛的收购还只能依靠经验,观察品相,无法追踪谱系信息。活牛市场里的牛是不同牛种,不同代纪的杂交牛。

 

第四是饲养方式。国内肉牛养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家庭养殖的技术落后,产学研联系松散。国外肉牛养殖起步早,肉牛的产值占比高,政府、科研机构和养殖户联系紧密。以日本和牛为例,日本农林水产省建立了县、市、镇、村四个层次的机构,同时还有广泛的民间协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辅导,促进育种改良,推进有地域特色的肉牛品牌,日本家畜饲养研究会定期发布肉牛饲养标准,对养殖周期内的饲草料比例及投喂量都给出了数据。

 

第五、部位。可以煎的部位集中在肩部和腰脊部,这里运动少,肉嫩,例如眼肉,西冷,菲力。牛肉消费量低,消费者牛肉知识不足,菜市场的牛肉,一般也只能认得里脊,牛腱,牛腩,其他统统称之为牛肉,大概率买不到能煎的部位。

 

综上,这就是菜市场的鲜牛肉不能拿来煎的原因。

(来源:内蒙大叔在广州)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张超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