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线上化”,能源行业准备好了么?

作者:任波 分类:财经 时间:2020-03-10 20:37
山西优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新媒体运营

当下,数字化技术的前景正在引发全民关注和讨论。他们吐槽一些线上产品的体验和细节,但多数人看好线上模式在疫情后的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疫情后小微企业的三个机会里,线上化转型是不可少的。因为“疫情后的恢复,会进入很大规模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如果疫情期间可以线上做,为什么不能成为常态?”

数字化社区将是未来新方向

朱民认为,数字化社区将是此次生发的新方向之一。“数字化社区”是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范围内为政府、物业服务机构、居民和各种中介组织之间搭建互动交流及服务的网络平台。

数字化社区对能源的需求除了安全供应,还将包括更多“线下线上”结合的技术手段,如自动运维、智能检测和精准服务等。因此,在生产等环节短期内难以“上线”时,能源行业可以把目光继续放在下游,把握数字化社区的机会,利用目前已有的线上资源和数字基础,力争在疫后的线上转型中率先出圈。

在电力方面,当前技术已经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并迭代电网优化服务流程,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未来在运行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强电网监测诊断能力,科学有效地降低线损和事故发生率,提升调控与检修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电能的安全稳定传输,打造一个更智能的数字化社区。

在油气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数据,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可以推动新技术与传统业务的深度融合,将大数据思维、能力融入到所有环节中,帮助用户养成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习惯。

须提升各个环节预判风险的能力

“数字化社区”利用智能化和大数据将重点提升电力、燃气的效率,是一直以来能源数字化升级中被关注最多、也是投入最多的部分。但从长远看,能源行业需要借力数字化技术改变的重点,除了运行效率,还有预警能力。

中医讲究要“治未病”,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当前的医学界要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即提早预警、

防患于未然。但因为缺乏精准的预警,多数医院未能在新冠疫情到来前或初期做出预判,导致疫病未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此次新冠疫情留给医疗行业的遗憾,也是给能源行业的警醒。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石油进口国,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供应风险主要集中在国内,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同品种能源的结构性、局部性不均衡问题将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曾撰文建议,我国需要全面整合能源数据统计与汇总渠道,特别是“需要建立能源预测预警模型,完善能源风险应急管理体系,对可能引起能源危机的因素进行监测,发现警情,分析与辨别警况,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作出排警决定。

思睿国际负责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首席顾问专家支持组专家李勇则建议,需要大幅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特别是关乎国名经济社会运行基本动力的能源基础设施的韧性,加快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与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高度和快速融合,帮助行业提前预判、未雨绸缪,推进能源行业的系统性安全、系统性健康、系统性韧性,提升各个环节预判风险的能力。

在生产环节,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开展预防性维护,如借助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了解能源系统的生产状况,并根据数据提前检测问题、自动预警、自动处理;同时,可以把生产数据和下游数据结合,进而形成投资

风险预期,实现生产环节的理性投资。

在储运环节,可以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能源管道和储存工程建设中,构建预警模型,实现事前控制。在消费环节,可以借助远程智能控制等手段,将电力、油气等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综合管理,构建统一的能耗预警系统,结合企业的用能趋势,预判漏洞,从而有效分配策略、减少浪费。

有了效率,我们能走得更快,但有了预警,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