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式学习,只会毁掉你的孩子

作者:李建明 分类:教育 时间:2018-07-31 15:11
太原畅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董事长办公室

最近看了一本爆款书《刻意练习》,让我感慨颇多。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想到技能精进,而我合上书本后,更多想到的是孩子——那些被父母逼迫着,埋头苦学的可怜孩子。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体悟是,任何事,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只靠蛮力,结果只有三种:要么中庸,要么碌碌无为,要么自我放逐。

成人的事业如此,孩子的学习更是如此。

其实,学龄期的孩子特别无助。他们需要面临,来自学校和父母的双重学习压力,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他们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作机器,需要不停的运转。

可悲的是,当孩子学习遇到瓶颈时,父母却只能给孩子打鸡血,让孩子继续努力。

很多父母都在强调,学习对孩子人生的重要性,可如何努力学习,却很少有父母思考。

盲目重复的练习是努力,但这种努力会耗费孩子的学习兴致,一旦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致,再努力,也差强人意。这样努力的结果,就如前面所言,孩子的成绩,要么中庸,要么碌碌无为,要么自我放逐。

其实,90%的父母,都欠孩子一套牛逼的学习方法。


逼迫式学习,只会毁掉你的孩子


01

有目的地练习学习,才叫方法。

《刻意练习》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作者在大学任教时,聘请了学生史蒂夫,来做了一项记忆力的实验。

有人以每秒的速度念一串随机数字,史蒂夫要努力记住它们。为了记住这串数字,史蒂夫开始有目的地练习。每次练习一小时,经过四次练习,史蒂夫能记住7到9个数字。

这已是极限数字,因为按照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临短时记忆储存信息的容量非常有限,通常在7个单位左右。

但是,当史蒂夫练习到第16次时,史蒂夫已经能记住20个数字,一百多次练习后,他能记住40个数字,两百多次练习后,他居然记住了82个数字!

这串数字背后影藏着的道理便是,成为牛人是需要方法的。

曾在一本发展心理学中,也看到过关于儿童记忆的阐述,儿童记忆是有策略的,也有年龄之分。

5岁前,孩子无法运用记忆策略。他们大多是无意识记忆和形象记忆。而5岁-9岁,是孩子学习记忆策略的黄金时间。

所以,父母希望孩子在记忆力方面有提升,抓住这段记忆策略的关键期,很重要。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