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瓜子黑水一次次地重复煮 香精生产日期有猫腻

作者:彭丹丹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2-12-25 12:04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洽洽瓜子生产车间存在问题,比如,不少员工赤手挑拣瓜子,且不戴口罩……在给瓜子装袋前,车间香得有些呛人,生产工人说,这是香精的味儿。


    A 不办健康证 不戴手套拣瓜子

    11月30日,记者应聘成功,来到在安徽合肥市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并没有要求记者及其他员工办理健康证,也没有统一做体检。

    但车间内贴着的规章制度上写着“员工应办理健康证,不能有不适宜参与食品生产的禁忌症”这样的内容。记者随后咨询了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对方的答复是“公司会找机会为大家统一办理,等通知就行。”但是入职十多天,一直都没有接到要求办理健康证的通知。

    记者所在的车间在一栋厂房的二楼,在该厂房的一楼是人工挑拣瓜子车间。挑拣瓜子的车间里放着五六张长条形的桌子,每张桌子两边都坐着三四名妇女,每人面前都放着一堆堆瓜子,每张桌子上还有几个绿色的小盆子,她们都低着头在桌前挑拣瓜子。记者看到,只有一两名女员工戴着口罩,她们一边说笑,一边工作。

    拣瓜子是一项细致活,要将瓜子铺在桌面上,拣出空壳或者有虫眼的次品,将次品拨到一边。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女员工没有戴一次性手套,而是赤手在桌上将瓜子拨来拨去。有一名员工戴了手套,但手套有的地方已经发黑。

    B 煮完瓜子的水 一次次地重复用

    煮瓜子的车间是个比较神秘的地方,也是门禁最严的地方。记者发现,这里有两个瓜子生产车间,都有门禁,员工进入车间需要打卡,生产车间员工的工作服也和别的车间员工的不一样。墙壁上贴着相关规定:“与本车间生产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域”。

    12月8日,记者第一次走进瓜子生产车间,这里被分成两个部分,一边是清真瓜子煮制区,另一边是香瓜子煮制区。

    记者来到香瓜子煮制区,五六名工人在那里忙碌着。两个人用小车将葵花子拉到车间门口,两个大姐将地上的黑色积水扫到一边。

    记者看到有两名操作工人每人搬了一袋葵花子来到大罐子前,将葵花子倒在里面,一共往里倒了十几袋,后来铁罐中还溅出了黑色的水。“一袋葵花子90斤,一罐能装0.7吨。”一名工人告诉记者。

    记者只看到工人往罐子装瓜子,却没有看到工人换水。

    一罐要煮0.7吨的葵花子,煮过后不会影响水质吗?一名工人告诉记者,煮葵花子的各种配料都在罐子内,煮一罐就倒一次水很浪费。“罐子里面都有管道,水在里面是流动的。煮完一次后会排出一部分水,然后放进一部分清水,这样既能节约水,还能保证配料的浓度不会太低,等到浓度低到规定的标准时,再重新加料。”

    C 瓜子加香 香精生产日期有猫腻

    12月13日,记者申请调到生产车间,负责将生产出来的香瓜子用尼龙袋装好,并放到仓储区。当天下午,记者开始负责装瓜子。

    同组的大姐叮嘱记者,地上有瓜子要赶紧扫干净,“如果让主任查车间的时候看到了,会挨骂的。”刚开始可能有些紧张,记者多少有些手忙脚乱。会不小心将瓜子掉到地上,同组的大姐便拿着扫帚,每隔一会就将地上的瓜子扫一遍,然后收集到一个盒子里。“这些瓜子掉到地上可能弄上头发,一会送到前面去。”记者看到前面有个设备,上面写着“清选线”。掉到地上的瓜子送到该设备前,风会把脏东西吹走,之后这些瓜子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给瓜子装袋前,记者闻到了一股特别的味道,香得有些呛人。记者看到有个小型喷枪不断喷出白色的雾。同组的同事叮嘱记者,这是香精,“这个喷头你得一直盯着,如果不喷了,就得到那边换一桶香精。”记者这才注意到,机器旁放了三个乳白色的小桶,旁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香精放置处”。记者看到香精桶上本来有标签,现在上面又贴了一个白色的标签,写了名称、生产批号以及保质期等。记者将这张白色标签撕了下来,看了原厂贴的标签,是由上海一家香料公司生产的。让记者奇怪的是,原厂贴的标签上注明生产日期是2012年7月,但是新贴的标签上却注明2012年11月,相差了整整四个月。“为什么要重新贴上标签?而且生产日期差了四个月?”记者问同事,他们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彭丹丹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