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报高考志愿 专业选不好有后悔药

作者:邱鹏远 分类:教育 时间:2015-06-23 09:20
太原黄高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总经理

考生及家长在咨询志愿填报相关信息时,出现率最高的一个问题是“XX专业就业怎么样?”,其实就业这个话题真的好复杂,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中间的变数也很大,我们说几个非常关键的话题。


好专业不代表好就业


影响就业的因素

专业的就业市场:这个就是各位家长和同学经常说的热门及冷门专业,热门专业就业市场大,需求大,招生多,冷门则反之。但是请各位家长和同学注意,热门专业的就业方向与是否高薪酬没有必然联系,举个最容易理解的,公务员很热门,但是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大家都懂的。教育新闻网了解到,专业的冷门和热门是动态的,是在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举个例子某就业网站针对14和15年的热门专业方向统计,其中由于14年房市渐冷,股市走强,且国家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教育、信息通信产业发展,15年的时候相关专业的热门程度得到了提升。

学校的地域:各位家长和同学可能注意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一些学校虽然综合排名并不高,但是分数却很高,这是一种虚高吗?其分数的性价比体现在哪儿呢?用几个原因最简单概括在一线城市上大学的优势:首先,一线城市是人才聚集地,在大城市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你的同学、老师,你周围的环境都能给你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有,大城市里的项目机会和实习机会很多,比如广东作为互联网发展中心城市,其相关的创业项目交流,先进理念的论坛分享非常多,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资源;另外,由于地方保护政策,对于那些希望留在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在本地上学将为留下来提供便利,也就是说本地公司喜欢招募本地学生。

学生综合能力:虽然放在第三个来说,但其实这个因素是就业的核心因素,学生自己不行,在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都白扯。学生综合能力体现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简单来说,比如对于专业的理解深度,待人接物协调组织能力,思考策划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项目阅历及职场实习经历等等,希望各位同学在上学之后全方面的提升自己。有的家长和同学可能要问专业的学习成绩难道不是核心因素吗?在校成绩好,未来工作不就好找吗?其实这是一个包括很多在读学生都出现一个误区,在校成绩好与工作好找,和真正在社会表现好没有直接联系,而且很可能出现“负相关”。

家庭背景:这个因素看似敏感,实际各位家长都有问到:自己家里没有背景,是否学XX专业就很难就业呢?由于我们目前还是处于一个人情社会,且社会风气受到一些不良的“拼爹”事件影响,家长产生了相应的一些观念。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在个别地方区域可能存在这种依靠“关系”找工作的情况,但是多数地区,多数领域还是能做到公平公正的,不会有关系就要,没关系就没机会的现象,局部的黯淡不能掩盖整体的光明,希望家长和同学们把握一个良好的心态。

运气:其实运气对于找工作来说起到的作用不小了,咱不是宣传迷信,而是跟大家说事情都有随机性,不是每件事都能按照自己想象的发展,比如你投递一个顶级互联网公司,那个时候跟你竞争的有数万人,每个人的简历就只有十几秒被阅读的时间,就算你再优秀,简历写的再好,你怎么能保证简历筛选人扫一眼简历能选中你呢?人家看的信息可能就是个学校,就是个专业,但是跟你同一个学校的有多少人?同一个专业的有多少?其实找工作随机性很大,需要个人实力,也要看缘分。

选择专业的思路是什么

对于这几个因素,如果能兼顾当然最好全部兼顾,如果涉及取舍,笔者觉得兴趣性格、专业前景、地域学校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其他的因素可作为辅助因素考虑。具体解释一下这几个因素:

1)兴趣性格:对一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性格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的学习及主流就业,这些都是决定能否在这个专业上走的很宽很远的重要因素。

2)地域学校:地域是否能给学生带来综合能力和视野的提升,学校是否在这个专业领域有足够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提高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因子。

3)专业前景:在无特定兴趣爱好指引的情况下,不建议选择过于冷门的专业,比如古生物学,哲学等等,可先选择一些通用的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待自身认知稳定后再进行后续选择。

4)家庭背景:在其他条件学生并无明确意向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家庭非常熟悉且有一定资源的行业,以应对未来学生就业的不时之需。

5)其他因素:可综合考虑学生是否有某某高校情结,家长是否有特殊的期望等等,或者学生有非常明确且强烈的愿望,比如出国留学,创业等等。

如果专业选的不好,未来有后悔药吗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我们肯定希望各位家长和学生能在开始就选择了一个合适道路,但正像每一对初恋都未必能走到婚姻一样,由于时代形势飞速变化,未来的路线可以说是充满了不确定,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万一现在专业选错了,未来有后悔的机会吗?我告诉大家:有。

后悔药1转专业:如果大一就强烈意识到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预期有较大差异,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相对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转专业机会,通过转专业给自己一个在学校内重新选择的机会。一般来说多数学校都提供了在大一时转专业的机会。

后悔药2读研:如果到大三大四的时候感觉到目前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差,或者自己不适合继续在这个领域深造,可以通过读研的方式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这种再选择的机会有较多的案例,比如我有个女生同学本来学的是数学,大四的时候她自己觉得在这个领域里不喜欢继续深造研究,于是通过考研[微博]选择了经济管理专业。

后悔药3找工作:如果之前的机会都错过了,那么其实找工作的时候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只要自己的期望在合理范围之内,且付出相应的努力,还是很有机会转行的。比如我的室友一直是学习计算机的,在研究生期间擅长的是软件编程方向,结果在临找工作的暑假,他突然下定决心想去自己更喜欢的金融行业,于是利用暑假时间考取了银行从业资格,并找机会去一个小的金融机构实习,后来在正式招聘的时候去了某银行总部。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