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进北大比北京难30倍 代表鞠躬求公平

作者:邱鹏远 分类:教育 时间:2015-03-10 08:33
太原黄高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 总经理

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在驻地以第一、第二、第三组联组审议形式向中外媒体开放,来自境内外61家媒体的125名媒体人士来到现场。河南代表团团长郭庚茂主持审议,河南代表团副团长谢伏瞻等出席。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热议话题。


河南考生进北大比北京难30倍 代表鞠躬求公平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校长李光宇:首都高校外迁请首先考虑河南重点大学增加在豫录取名额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李光宇向现场媒体鞠躬,隔空喊话媒体:“我还想请你们给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和他的同事们捎个话,这些年来教育部给了河南不少支持和照顾,我代表1亿河南人民感谢他们!也恳请他们继续支持河南、帮助河南,让更多河南孩子获得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言毕,他站起来再次深鞠一躬,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光宇说,如果首都高校外迁,希望不要忘了河南,请首先考虑河南,河南人民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们建几所好大学。比如把中国农业大学迁到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比如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迁到国家唯一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有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口、十分之一的高考考生,按照这个比例,国家应该在河南办3所“985”高校、8所“211”高校,但是现在河南只有1所“211”高校。即使再办三所、五所,国家也欠我们。

在谈及高考录取,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录取比例时,李光宇说,重点大学,特别是“985”高校、“211”高校,尤其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河南投放的指标太少,2008年河南考生上北大难度是北京考生的24倍,2013年增加到31倍。他强烈呼吁重点高校增加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的招生指标,按各省考生人数比例分配在各省的录取名额,对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更公平。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须改变“一省一校”惯性思维

2014年度,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超过了4%。

教育新闻网获悉,关爱和建议:把中西部13个省办学历史长、基础好、实力强的区域高水平大学、骨干特色高校,纳入国家重点支持、重点建设范畴,上升为后4%时代的国家战略,尽快使这些学校形成本区域高等教育中心,辐射带动本地区教育发展,“其意义远远大于对口支援、提高高考录取率。授人以鱼,是为治标;授人以渔,则为治本。”

“‘211’工程政策是‘一省一校’,这是长期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分配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希望这种简单思维的资源分配模式尽快改变。”关爱和说。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教育不公平河南被严重歧视几十年

陈泽民说,几十年来,教育不公平现象长期存在,中央财政支持大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根据考生人数公平分配录取名额,我们河南就是被歧视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陈泽民说,河南的代表、委员年年就此问题提出建议、议案、提案进行反映:全国人大代表毛杰2012年两会就反映河南考生想上清华、北大,高考成绩要高出一本线80到100分,想上一般的一本大学也要高出一本线40分左右;李光宇代表有详细的数据,有说法说“北京大学”是“北京人大学”,“复旦大学”是“上海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一流大学要培养各行业领袖

施一公说,中国绝大部分大学建设出发点是就业,最优秀的大学不仅仅为就业,而且要培养经济、法律、人文、科学等行业的领袖。河南人口众多,作为农业大省,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急需建设一流大学、高精尖科研院所,或者小而精大学,为培养将来人才奠定基础。如果培养出了一批人才,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就不会成问题。建设大学真的不需要太多钱,人才培养一时不会反映在GDP上,但能鼓励青年人励志,推动地区发展。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