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搭美便车30年?日本最有发言权

作者:赵雅敏 分类:资讯 时间:2014-08-14 08:11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媒体谈及伊拉克局势,除自夸美国对伊拉克所展现“独一无二”作用之余,还指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搭便车30年”。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国际政治上的搭车者通常是指弱小国家出于能力或者意图,出让某些权力,换取大国支持或保护,谋求本国利益并减少成本。大国藉此扩大影响力,获取国家利益或对抗其他大国。伴随实力转换,搭车者有可能上升为驾车者。

作为冷战后的世界“驾车者”,美国毫无疑问是当今国际秩序最大受益者。而日本最新国内新闻,则是二战后美国最大的“搭车者”。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日本不仅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交椅,而且不断摆脱战败国枷锁,提升国际政治地位。无论是非洲吉布提的军事基地,还是海湾战争中以PKO法案实现海外维和,或是解禁自卫权后“到地球另一边保护美军”,无不昭显日本在美大树之下好乘凉的政治现实。

中国改革开放后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历经30余年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国家实力显著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利益向世界范围扩展,中国加强对国际热点话题与敏感地区发挥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中,中国仍非最前排乘客。

中国30余年发展积累,得益于两大重要外部因素。基本和平的国际局势使中国能够专注于国家经济国防建设,较为通畅的世界贸易通道则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发展途径。前者显然和美国沾不上边,而后者仅是美国作为全球霸主所应尽之义务。何况,国际贸易航道的畅通首先为美国及其盟友优先提供便利。美国虽以强大军事力量保障重要国际水道的航行安全,但以军舰和海外基地为依托有选择地“武装设卡”,时时威胁“不友好”国家贸易安全。

所以,中国国内新闻网不断崛起并日渐增强国际影响力,根本而言与美国实在扯不上直接关系。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等政策是中国诸多成绩的基本动力,而不间断进行国防建设则是保障中国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程中,也向美付出了较为高昂的“学费”。

美国虽为当今世界“驾车者”,但同样也只是车上一员,而非其所有者。以奥巴马指责中国“搭30年便车”式的自我标榜,不难预测,未来俄罗斯重新崛起,岂不是也少不了美国功劳?中国从国际体系的后排乘车者抢入前排,在国际热点问题发挥更大作用,日本的“磨刀石”作用亦功不可没?

各国发展得失,内因多比外因更重要。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动辄以战争手段维护国家利益,“烧把火就跑”的美国,显然应反思其驾车者地位未来能否稳固延续。至于中国是否搭30年便车,日本的发展历程更有说服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赵雅敏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