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词人方文山:目标是写一部完整的小说

作者:赵雅敏 分类:文化 时间:2014-03-19 09:33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提起方文山,有人也许会称他为台湾流行天王周杰伦的最佳拍档,而周杰伦当红,一般也都认为方文山的歌词功不可没。

在华语流行乐坛,方文山被认为是当今华人世界名气最响亮的作词人之一,他填写的歌词如《发如雪》《青花瓷》《上海一九四三》等等不但脍炙人口,而且其歌词风格独树一帜,充满浓郁古典意蕴与中式风情,意象之美流溢字里行间。

受李清照和李煜影响深刻

方文山至今已创作华语流行歌词300余首。在他笔下,流行歌曲的歌词不再只是情爱缠绵,也不只是单纯的流行文化,方文山可说开创了华语流行歌曲的另类风格,甚至写出另一种文学现象。

方文山学历并不显赫,生活经验却丰富,高职毕业后,他当过工友、货车司机,但一步一脚印,他最终却以文字红遍华人世界。

他的许多作品常令人惊艳,其歌词修辞精致,典雅如诗歌,而且意境优美细腻,例如这一首《发如雪》: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相较于坊间大多直接描写男欢女爱的华语流行歌词,方文山的作品显得婉约、含蓄,有一种清丽之美,如其《东风破》: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又如这一首《上海一九四三》:

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我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象……

回头望去,方文山发觉自己之所以能写出个人风格,其创作养分原来来自唐诗宋词。

方文山曾透露,除了古典诗词,尤其是李清照、李煜等人的作品,一些现代作家对他的创作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我在念中学和高中时就喜欢席慕蓉的诗,20到30岁时喜欢龙应台跟蒋勋。龙应台对我的作品不是直接影响,而是让我对看事情的角度有不同视野,对我的创作有间接影响。蒋勋是华人的美学大师,他可以从宋词谈美学,从任何地方谈美,他笔下的世界都具有美感,对我在创作上直接的影响很多。”

歌词被作为学校教材与考试题目

近两年,海峡两岸的考试不断选用方文山的歌词当考题,包括《青花瓷》《七里香》《发如雪》等都曾经被纳入考题,而《上海一九四三》《爱在西元前》《蜗牛》等还被选为学校教材。

对于自己的作品被选为学校教材与考试题目,方文山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歌词创作是我的职业,因此我很专注在我的作品上,将歌词与歌曲结合做最大的发挥。我的歌词之所以被作为学校教材或考试题目,主要是因为我的写作方式与修辞技巧,我的作品将古典诗词跟现代流行歌词做某种程度的结合,这些作品比较有探讨的意义。另外,因为这些作品是流行歌词,能见度跟传唱度高,被当作教材或考题学生并不陌生,我想这也是其中部分原因。”

方文山曾经自我表白,自己因对华语、汉文的喜爱,希望借由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年轻族群对华语、汉文的了解与认识。曾经有人说,东南亚一些华人歌迷听了周杰伦的歌之后,从歌词中感受到中文之美才开始学华文,有人甚至夸张地比喻方文山的歌词之受青睐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作为当事人,方文山不否认曾有这种说法。

他说:“是有歌迷说过,为了想看懂我歌词中的文字意境,去加强中文学习,但他们并非一开始都完全不懂中文,因为完全不懂中文就无法欣赏歌词文字的优美,有华文基础的人才会知道我的歌词中所谓的‘中国风’之特别,所以正确来说,是他们听了这些歌之后,想进一步加强中文基础。这状况很合理,就像有人喜欢看韩剧,引起他的兴趣,就会想学习韩文或加强韩语能力,通俗文化就有这种影响力。”

由于作品的影响力,这些年来,方文山也持续不断受邀到各大院校,包括北大、港大的邀请,对学生发表演讲。方文山说:“我去学校演讲,前后也有上百所学校,一般都是去分享我的创作,其中以歌词创作为主。有些学校的演讲主题则有关我的人生经历,可能有激励学生的作用,因为我现在的工作跟之前的工作是两回事。另外也有谈历史文化的,跟我的创作比较无关,这是我自己的偏好。”

歌词题材多元性

方文山歌词的主题十分广泛,除了爱情,其选题之多元性比一般流行歌曲更多变,诸如反战歌曲《止战之殇》,甚至写中华武术的《双节棍》《龙拳》,又如《米兰的小铁匠》也很特别,其他如乡愁、书法、运动、动物,甚至中药都可成为他的歌词素材。

方文山说:“我喜欢有主题性的歌曲,例如我喜欢的《止战之殇》,说的是反战,当然其他还有亲情、友情等等。我比较喜欢非情歌类的歌曲,题材较宽,至于如何决定主题,要看歌曲旋律,词曲结合才有完整的生命力。”

方文山的作品例如《青花瓷》《刀马旦》《爷爷泡的茶》还引经据典,具有浓浓中国文化底蕴,和一般流行歌曲大不相同,例如这首获得台湾第19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的《青花瓷》,就别有味道: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从歌词中可看出方文山创作之认真,而且在创作之前似乎也做了功课,下了苦功。

方文山说:“我创作时,有些作品的确先收集资料,但并不全都如此,例如《青花瓷》《刀马旦》《爷爷泡的茶》,它们有主题背景,有背景的歌词我会去参考资料,但其他一般情歌不须要如此。有主题性的创作,我会去找题材或年代,收集相关信息,但这些作品只占我全部创作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作品并无收集资料。”

目标是写一部完整的小说

以流行歌词起家的方文山认为,创作歌词最重要的是能取得共鸣。

方文山说:“流行歌曲是通俗的流行文化之一,通俗文化最重要的是要能贴近当下时空,作品要能引发人情感的宣泄或共鸣,必定是此世代的人能感受的,所以流行歌曲纵使吸收了古典诗词的底蕴,或者有写作技巧,最重要的还是能让人感动,让他们引起共鸣,进而造就歌曲的传唱。”

除了创作歌词,方文山也出版过散文、新诗集,已出版的九本书包括作品有《中国风》《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等。方文山近年来也朝电影发展,去年并推出爱情文艺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

方文山说:“这些作品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文学创作的领域,以前我也写过几部电影剧本,正确来说,我从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只是这些作品的能见度不如歌词,因此有些人并不知情。现在,我的目标是想写一本小说,但因为小说通常要20万字以上,必须好好规划工作时间及档期,但我最终还是想完成一部完整的小说创作。”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赵雅敏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