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求职成本不堪重负 包装简历近千元

作者:阳光超越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4-02-20 08:54

马年伊始,内地应届毕业生进入密集求职期。形象包装、豪华简历、异地求职、高价考证……为了不错过每一次宝贵的就业机会,不少毕业生在求职包装上下足工夫。不过,一路高涨的求职花费令他们不堪重负。

据官方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增加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异地求职高昂花费:承担不起

面对被称为“更难就业季”的2014年,兰州一所高校本科毕业生徐睿从去年底开始几次往返距离兰州相对较近、就业机会更多的西安、成都等地。往返异地求职所产生的高昂花费让她感觉有点“承担不起”。

“为赶时间,仅往返机票就花费了三四千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异地食宿开销。”徐睿算了一笔账,此外,还有制作简历、购置职业正装、化妆品和面试培训等近两千元的花费。

就读于陕西的西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赵敏认为,形象包装与精致简历对求职有关键作用。“为了向用人单位更好地展示自己,很多同学都会花费一两千元购置衣服、制作精美简历。”从去年刚刚跨入大四开始,拍照片、做简历、添置衣服……赵敏都在为找工作忙碌着。

千元“视频简历”

赵敏告诉记者,为了使简历更吸引人眼球,他身边有同学花费近千元制作时长数分钟的“视频简历”,还有同学花钱制作价格不菲的艺术照。

“大家大把花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能尽快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距离毕业还有数月,赵敏自己也不知道在找到工作之前还得花多少钱,不过他相信,“多下一分功夫,总会多一分回报”。

亦有人选择理性对待

在不少求职毕业生“押宝”于高昂的花费上时,亦有人选择理性对待。就读于湖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荣翔打算毕业后回家乡兰州工作。与其他毕业生异地求职不菲的“代价”相比,他的花费集中在衣服、打印简历和车费上,只有不足一千元。

在荣翔看来,盲目去跟风付出高昂的求职成本不一定能“水到渠成”,“现在什么都讲究务实,求职也一样,要尽量把成本付出控制到最低程度”。

适度的求职包装可能会对毕业生求职有一定的帮助,不过毕业生应该理性求职,将更多精力放在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内在修为上来,这更有益于顺利就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阳光超越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