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人们质疑的,不外乎两点:这份简单的营养餐是否值3元?牛奶加面包的加餐是否能补上孩子们缺失的营养?
小梁老师所在的学校配送的是“南山”牌牛奶和“真粮”牌小面包。据媒体报道,奶站和面包公司湖南经销店的销售负责人说,牛奶批发价为1.6元/盒,面包为0.3元,免费配送。按此推算,国家每人补贴3元的“营养午餐”,最终学生拿到手的是2元物品。上述宜章县的老师告诉本报,面包和牛奶每个礼拜由县里运来,他们不涉及购买环节。
民间慈善“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对媒体表示,供应商3元的食品到学生身上有2元就不错了,“人家要赚钱”。因此他认为,政府不能图省事将“营养午餐”全交给供应商负责,地方政府和家长都应该参与进来。
此外,牛奶加鸡蛋是否符合农村孩子的饮食习惯,也存在争议。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定忠就在今年4月的一次相关会议上强调,营养改善计划只是膳食改善,而不是免费午餐。大多数学校是上午10点免费提供牛奶+X,这个X是每天变化的,要么苹果,要么面包,要么鸡蛋。
而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在凤凰县,有的学生们吃不惯这种午餐,住得近的就悄悄跑回家吃。对此,不少人都给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在学校修建厨房。
对此,《人民日报》报道指出,2011年中央已安排食堂建设专项资金。但是,一方面建设和管理工作量仍然巨大,试点县多属于集中连片的困难地区,对众望所归的食堂供餐形式,从招投标到业务培训、日常运转,再到未来数量庞大的炊事人员工资,所有这些经费如何落实,从何落实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