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来的消息说,由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组织的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申报中,该校又有16人入选,连续第三批入选人数名列全国高校之首。
据统计,2009年以来,该校已引进“千人计划”教授35名、“青年千人计划”教授55名、中科院“百人计划”62名、教授55名、副教授198名。目前全校拥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共296名(不重复计算),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以上。
地处中部城市合肥的中国科大在区位、资源上并不占优势,但是近年来一批批海外英才在此安家落户,由此引发人才群聚效应。究竟是什么力量将这些尖端人才从大洋彼岸召唤回来的呢?
“国内核聚变领域中实力最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中国科大和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都在合肥,所以我选择科大。”今年44岁的“千人计划”教授秦宏此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担任主任研究员,在核聚变研究领域颇有建树。2010年5月,他选择回国加盟中国科大。
在他看来,“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地处中部地区的中国科大所能提供的待遇、条件未必最好,但校领导很真诚,只要答应的事情,件件都落实到位。”
据中国科大人事师资处处长褚家如教授介绍,中国科大在引进人才进校前,就会以书面的形式,对职称、待遇、启动经费、工作用房等作出约定,从不打马虎眼。
据了解,该校教工住宅小区还预留了300多套住房,以确保引进的教授都能住上100~200平方米的房子。最近,学校又开始新建300套大户型住房,以满足引进人才之需。
不仅如此,考虑到新进人员新房装修尚需一定时间,学校专门配备了设施齐全的中转公寓,以便他们迈进校门即可“拎包入住”。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