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光棍节”。最近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单身男女多达1.8亿。2012年初,由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女性选择对方“有稳定收入”为结婚的必要条件,而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
“光棍节”来了——这为无数单身男女找到了狂欢的理由。一位80后小伙跳着“骑马舞”找到了女友实现了“脱光”,一些城市还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相亲见面会”,一些打出“光棍节消费”的网店还趁机大捞了一把……所有与“光棍节”有关的因素,在这一天尽情地被“翻炒”,让一些早早步入婚姻“围城”的老夫老妻们看了个“羡慕嫉妒恨”。为“光棍”也好,入“围城”也罢。生活之于人们便表现为,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光棍们争着摆脱单身,进入婚姻的人有时却想回到单身。这个时代,赋予了每位青年谈恋爱、分手、结婚、离婚的自由权利。这本身是一种幸福,可是,当社会财富的分配越来越不平均,当行业之间、职业和职务之间、年龄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光棍们摆脱光棍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这也正是九成女性选择对方“有稳定收入”为结婚的必要条件,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的真正原因。
越来越多的女性或是女性的母亲,将物质性的东西看得更重。有人管这叫做“中国式相亲”。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式相亲”便是,车子、房子、职业以及收入已经成为绝对的门槛,不能打折,至于年青人见面之后是否来电,是否有感觉,以及男人有没有绅士风度、女人能不能工作家庭两不误等传统评判标准都是可以妥协的。这是婚姻走向理性的表现。但是,婚姻又涉及感性的情感。将婚姻搞得如此理性,让整个社会的相亲会越来越像一场又一场商业洽谈会。相亲已经变得越来越功利,婚姻越来越像一场场交易。女性张口闭口要男人必须事业有成,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想坐在自行车上笑;男性富豪们相亲,则言必称“无情感经历”或是直言不讳必须为“处女”……感情动物正在丧失感情,比物质更重要的东西也都正在被物质化。
婚姻越来越理性,究其根源,则在于社会收入不公,在于福利缺失。只有当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得整个国家的所有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都拥有相差无几的收入了,女性及丈母娘才会慢慢看重人性、人品本身,才不会过多地追问家庭出身、职业,有没有房有没有车;也只有这样,单身的小伙子们,才不会在一场场见面会后大骂女人们太物质,也才不会选择只身奋斗于这个丛林化的社会之中,丝毫找不到些许慰藉。可是,如果理性婚姻套现失败,家庭问题聚集起来可能就是社会矛盾。狂欢“光棍节”难掩“理性婚姻”的狼狈。“光棍节”这个看似是个人情感命题的背后,实为复杂异常的社会问题。做到在“光棍节”狂欢非常容易,但是,要想在根本上解决我国当下的理性婚姻却非常艰难,这需要社会收入更加公平,也需要建设一个高福利的社会。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