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房价焦虑,房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横亘在夫妻之间,成了婚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应该由男方还是女方付首付、房产证上写不写女方名字、若是离婚房产是否属于出资一方、是否接受一方未通过另一方同意私自出售房产……虽是一些假设性、可能不会发生的情况,但涉及到房子,似乎是“考验”另一方的标准,有时甚至成了阻碍结婚的障碍。
有人说,是丈母娘拉高了房价。从实际情况来看,购房经济压力确实主要由男方承担。调查显示,无论全款还是贷款购房,男方(包括男方家庭)都是出资更多的一方(全款:76.7%,贷款:72.9%)。同时,男性在房产归属权上有较强优势。本次调查中已购婚房的受访家庭中,80.3%的婚房房产证上写有男方的名字,仅30%的房产证写有女方名字。但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家庭房产在妻子名下的比例逐渐升高。数据显示,2007年,23.8%的家庭房产登记在妻子名下,而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2.5%。本次调查同样显示,2006年及以后结婚的受访者中,女方拥有全部/部分房屋产权的比例较之前上升一成(10.2%)。
整体来看,公众更能接受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对于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便出售共有房产的规定,公众的接受程度较低(18.3%);同时仅35.8%的受访者能够接受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归产权登记方所有。但男性对此规定更多持接受态度(51.1%),而高达76.2%的女性对此不认同。高达60.8%的受访者赞成一方父母出资买房,产权归出资人子女。调查显示,超过六成(60.5%)的婚房购买者在购房时都受到了父母的资助, 作为出资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往往担心因子女离婚而导致家庭财产流失,因此以法律的形式对此加以保护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婚房购买者一直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中的“刚需”一族,从调查结果上看,这部分群体既是房地产市场极有潜力的购买者,也是对住房价格较为敏感的人群。婚姻和房产两者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如何合理释放这一部分刚需,让婚与房不再位于对立的两端,将是对楼市的大考验。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