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以国际化艺术语言讲述湾区故事

2025-09-17 08:01:44



国内首部抗美援朝题材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广州站演出座无虚席,本周末将继续在佛山上演。 主办方供图

扫码看专题

9月16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大剧院盛大启幕。广州塔、猎德大桥亮灯打call,塔身光影间滚动播放“共建人文湾区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标语,以地标为媒,向全民发出邀请,9月16日-10月16日,湾区艺术盛宴,与你温暖相约!

这场持续一个月、联动湾区11城的全民文化艺术盛宴,将通过“艺汇湾区”剧目展演、“艺韵和鸣”艺术讲堂、“艺境共生”美术展览、“艺美生活”惠民活动及“艺彩交辉”演艺交易五大板块,呈现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共同展现湾区多元融合、同频共振的文化风采。

曲目以大湾区、广东元素为主题

创作阵容涵盖老中青三代作曲家

9月16日晚,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开幕演出,七首饱含“湾区基因”的作品在《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上奏响。该音乐会由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黄屹执棒,广州交响乐团倾力演绎,精选近年广东原创交响乐作品。七首曲目均以大湾区、广东元素为主题,编排遵循起承转合的听感营造。

开篇的《湾区畅想》序曲,是作曲家方岽清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选段,深度融入广东传统音乐、粤剧音乐以及当代音乐,呼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内核。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的《珠江惊雷》,以“一声惊雷”的磅礴旋律,回溯1978年起改革开放的澎湃征程。出自获文华大奖舞剧《沙湾往事》的选段《赛龙夺锦》,则是作曲家杜鸣在广交的建议下浓缩、改编而成的交响乐版本,既保留广东音乐的传统韵味,又注入现代交响的厚重质感。

龚天鹏的《白云晚望》,灵感源自其在广州白云山顶“晚望亭”听到《百鸟朝凤》。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的《天穹之志:大湾华章》,意在展现大湾区的壮丽景象以及由丰富的文化传统孕育出的交融与凝聚。《美丽的大湾区》则由广东青年作曲家陈思昂所作,融合《平湖秋月》《彩云追月》的广东韵味,《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的港澳记忆,最终以《我爱你,中国》的经典旋律宣示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的家国情怀。终章的《都会》是作曲家周天的创作,从诗人黄滔的《广州试越台怀古》中汲取养分,展现千年商都繁华与市井并存、古旧与现代交织的调性。

七首曲目的创作阵容涵盖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凸显出湾区音乐创作的代际传承。当中既有李海鹰、杜鸣等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周天等中生代作曲家,更有龚天鹏、梁皓一等90后、95后新生代力量,带来年轻化和国际化的表达。

当晚,众多嘉宾也对南都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星海音乐厅主任王冬云寄语道,“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精品剧目荟萃,嘉宾云集,非常值得期待。也期待更多民众走进艺术讲堂和剧场,一起来一场艺术嘉年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节目交易部主任黄艳同样作为“办节人”,她深刻感受到一个艺术节对一座城市的意义。“艺术节深入城市,赋予城市活力。不管是剧场内的正式演出,还是贴近市民的惠民活动,都能给这个时期的城市很多新鲜的艺术养分。”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创办人,创娱无界创始人、CEO张翀硕则如此分享自己来到艺术节的感受:“作为并非生活在大湾区的人,看到这次艺术节我非常羡慕,各类演出琳琅满目、丰富多元。如果我生活在这里,我觉得这一个月会过得非常满足。”

中国国家话剧院带来话剧《四世同堂》

法语音乐剧爆款《莫里哀》广州上演

本届艺术节精品云集,35部中外剧目超百场演出,涵盖歌剧、舞剧、话剧、戏曲、音乐剧、音乐会、演唱会等多种舞台艺术门类,当中既有享誉全球的艺术经典、国内舞台的标杆之作,也有深植湾区文化土壤、彰显本土气质的精品力作,生动展现了大湾区艺术兼容并蓄的特质与蓬勃发展的活力。

国际剧目阵容堪称“星光璀璨”,此前率先开演的部分剧目中,首次来华的希腊国家歌剧院携近150人豪华阵容,呈现经典歌剧《茶花女》。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以颠覆传统的“全男班”重构经典IP,被视为现代芭蕾舞界里程碑式的作品。俄罗斯百年剧团瓦赫坦戈夫剧院携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与《万尼亚舅舅》登陆本届艺术节,再现俄罗斯文学巨匠笔下的深刻与细腻,吸引众多剧迷慕名而至。布拉德·里特尔等五位享誉国际的音乐剧巨星首次齐聚亮相大湾区舞台,强强联手演唱26首音乐剧经典曲目。接下来,法语音乐剧爆款《莫里哀》将于10月登陆广州大剧院,以颠覆性舞台美学解构戏剧大师的传奇人生。

国内剧目方面,聚焦品质与口碑皆优的标杆佳作,多台曾获国家级奖项、引发观演热潮的作品集中亮相,用舞台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民族精神。此前,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孔子》率先上演,以中国古典舞的悠远雅韵,生动再现至圣先师孔子博大深邃的精神风貌。接下来,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带来话剧《四世同堂》,再现老舍笔下普通民众的家国情怀;上海越剧院将以越剧《红楼梦》,再现对原著的经典演绎。

其中,湾区本土力量亦不容小觑,多台作品立足本土故事,融合全球视野,以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讲述湾区故事,展现这片土地的文化活力与创新精神。例如,广东粤剧院粤剧《红头巾》演绎荡气回肠的女性传奇,南方歌舞团《喜欢你》以英歌舞与音乐剧为桥梁连接传统与现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艺术节还引入了《小说》《寻找李二狗》等深受年轻群体关注的剧目,还有如音乐舞蹈剧场《乐动·舞界》这样打破常规的跨界演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罗丽认为,本届艺术节在剧目选择上凸显了“精准化、多元化、标杆化”三大特质,同时剧目编排始终紧扣“贴近大众”的核心,尤其注重与年轻群体的对话,《小说》等“圈层热门”剧目题材聚焦当代青年的生活与情感,叙事方式轻松鲜活,极易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

“艺韵和鸣”艺术讲堂

讲堂一 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

时间:2025年9月17日 9:30—12:00 地点: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讲堂二 交响乐的历史回响与当下诉说

时间:2025年9月17日15:00—17:20 地点: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

讲堂三 当代戏曲发展的“守”与“破”

时间:2025年9月17日15:00—17:20 地点:红线女大剧院·红豆小剧场

讲堂四 田沁鑫名家讲堂:中国式演剧观

时间:2025年9月18日 10:00—11:30 地点: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演讲主题:从经典改编到舞合创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戏剧作品的

时代叩问与人文关怀,创作心路与艺术使命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贺蓓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 余晓宇 丁慧峰 彭思敏 陈逸芬 蔡思思

视频:南都记者 林经武 朱俊毅 伊凯文 林耀华

实习生 方骏祥 刘畅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5810535051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