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破案!中国男篮亚洲杯为何如此卖力,原来和篮协拒绝CBA降薪有关

2025-11-09 09:30:56

篮协拒降薪点燃男篮拼劲!亚洲杯亚军藏着双向奔赴的温暖。

2025男篮亚洲杯,中国男篮夺得亚军的表现,让球迷看到了久违的血性。从击败韩国到拼到决赛最后一秒,这群小伙子的每一次倒地拼抢、每一次关键投篮,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

除了知耻后勇的决心,这股拼劲背后,还藏着一个关于"双向奔赴"的故事:中国篮协拒绝CBA降薪捍卫球员利益,球员们则用赛场上的拼劲给出了最实在的回报。

不降薪的底气:别让为国效力的火苗被浇灭

"每次股东会都有人提议降薪,特别是全明星周末,不少投资人都想把顶薪从600万再往下调。"

媒体人付政浩的爆料,揭开了CBA联赛背后的现实压力。这两年,民营俱乐部日子不好过,降薪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共识",但中国篮协却硬气地否决了这个提议。

没有复杂的大道理,篮协的理由简单又直接:"2025年有亚洲杯,不能削弱球员为国效力的积极性。"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本土顶薪税前600万,看似数字不小,但对于承担着为国争光重任的国手们来说,这不仅是收入,更是对他们价值的认可。如果连这份认可都打折扣,谁还会在国际赛场上拼尽全力?

就像球迷常说的:"球员也是普通人,需要被尊重、被善待。篮协护着他们的利益,他们才能毫无顾虑地为国拼命。"

这次亚洲杯,中国男篮的三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都是赛会第一,防守端场均抢断、篮板也大幅提升,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球员们在训练场上的汗水,更是"被重视"后迸发的动力。

掌门人全程陪伴:场边的身影是最暖的底气

除了拒绝降薪,中国篮协掌门人郭振明的举动,也让球员们心里更踏实。整个亚洲杯期间,他全程陪伴球队,从小组赛到决赛,场边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教练组赛后熬夜看对手录像研究战术,他就默默陪在旁边;球员训练时出现小伤病,他会主动询问恢复情况。

这种"不是挂名、而是真参与"的支持,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有球员透露:"看到郭主席场边坐着,就觉得不是我们在孤军奋战,背后有整个协会在撑腰。"

这种归属感,让年轻球员在面对澳大利亚这样的强敌时,少了些慌乱,多了些从容。

亚洲杯决赛最后3.9秒,胡明轩出手绝杀三分时,镜头扫过场边,郭振明攥紧的拳头里,藏着和球员一样的紧张与期待。

虽然球没进,但这种全程陪伴的温暖,早已化作球队的底气。

拼劲是最好的回报:双向奔赴才有真力量

篮协护着球员的利益,球员们就用赛场上的表现给出回应。

赵睿带伤拼到膝盖红肿,赛后坦言"不想浪费国家队的每一分钟";胡金秋决赛20+10,内线攻防一肩挑,6场比赛4次两双;20岁的王俊杰从替补打到最佳阵容,半决赛狂砍21分;就连曾被质疑的胡明轩,也用决赛26分5记三分证明自己……

这些表现,都是对篮协"不降薪"决策的最好回报。就像付政浩说的:"篮协捍卫了球员的利益,球员们也知道该如何回报。"

这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一种基于尊重的双向奔赴——你护我周全,我为你拼命。

回望中国男篮的低谷期,缺的或许不只是技术,更是这种"上下同欲"的凝聚力。当管理者懂得保护球员的积极性,当球员明白为国效力的意义,这支队伍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在国际赛场上站稳脚跟。

这份温暖,比奖牌更珍贵

亚洲杯亚军的成绩,是对球队努力的肯定,但比奖牌更珍贵的,是篮协与球员之间这份双向奔赴的信任。拒绝降薪不是溺爱,而是守住为国效力的初心;全程陪伴不是作秀,而是传递"我们在一起"的信念。

未来的路还长,2027年世界杯、2028年奥运会在等着中国男篮。但只要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延续下去,只要拼劲还在,相信这支队伍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8610562898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72中关村创业大街拓荒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