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宫指导选人像点外卖,放着满汉全席不点,非要捧着白米饭说是主食

2025-07-31 13:01:07

要是给中国女篮的 “战术迷惑行为” 搞个年度评选,宫鲁鸣指导绝对能拿着奖杯在教练席跳段广场舞。这位 68 岁的老帅,既能在比赛里把 “王炸阵容” 拆成 “对子加单张”,让王思雨坐冷板凳看李缘连续三场得 0 分;又能突然在发布会上宣布 “李缘是未来核心”,那认真劲儿,仿佛手里攥着女篮的 “夺冠密码”—— 这种 “薛定谔的执教水平”,让球迷看完比赛总怀疑自己在看奇幻剧。

先得聊聊宫指导的 “选人艺术”,堪称篮球界的 “反向淘宝”。亚洲杯上,他捧着李缘的技术统计册能说出 “这是后卫线未来”,就像捧着不及格试卷夸 “字写得真工整”。数据不会说谎:李缘 5 场球 68 分钟怒砍 8 分,三分球 4 投 0 中,三场挂零的表现,愣是被他安排成首发控卫;反观王思雨,替补登场 16 分钟就能狂砍 19 分 7 篮板 7 助攻,活像被雪藏的 “扫地僧”,只能在垃圾时间偷偷秀操作。有球迷调侃:“宫指导选人像点外卖,放着满汉全席不点,非要捧着白米饭说‘这才是主食’。”

更绝的是他对张茹的 “改造计划”。把 1 米 86 的锋线硬塞到大前锋位置,结果姑娘在篮板底下像只误入篮球场的小鹿,对手抢篮板时她还在找队友击掌。对阵日本队那场,张茹 18 分钟 4 投 1 中,防守时被对手的中距离射成筛子,场边镜头拍到宫指导居然在笔记本上写 “张茹防守进步明显”—— 这波 “睁眼说瞎话” 的操作,连解说员都忍不住咳嗽掩饰笑意。就像把猫训练成看门狗,不仅活儿没干好,还把猫逼成了 “应激反应”,张茹赛后采访说 “努力适应新位置” 时,眼神里的迷茫藏都藏不住。

战术安排更是充满 “行为艺术”。宫指导的战术板仿佛画着迷宫,球员跑位经常变成 “你找我我找他” 的捉迷藏。亚洲杯半决赛对阵日本队,中国队三分球 27 投 7 中,他居然坚持让李缘站在弧顶发牌,姑娘运到 24 秒快到时就往天上扔,美其名曰 “创造混乱机会”。反观日本队用 “5 上 5 下” 轮换跑死中国队,宫指导愣是等到第三节落后 15 分才想起换替补 —— 这就像煮饺子忘了添水,锅都快烧干了才慢悠悠说 “火大点才香”。有次暂停,他对着战术板讲了三分钟,球员们点头如捣蒜,下场后该咋打还咋打,活脱脱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的现实版。

但你还真别说,宫指导的 “定力” 堪比寺庙里的老和尚。面对球迷 “换李梦” 的呼声,他能淡定表示 “9 号球衣留着”,却又不让人家进名单,这波 “薛定谔的留位” 操作,比偶像剧还抓马。看到大运队刘禹彤在内线大杀四方、陈玉婕三分如雨,他愣是把这些 “宝藏” 锁在集训队门外,转头对媒体说 “年轻球员需要磨练”—— 合着磨练就是看老队员在场上 “互相伤害”?有网友做了张对比图:左边大运队夺冠阵容,右边亚洲杯季军阵容,配文 “同一个中国女篮,不同的打开方式”。

现在球迷看宫指导执教,早就从 “气到砸遥控器” 变成了 “搬好小马扎等新活”。有人整理了 “宫氏语录大全”,比如 “李缘的失误是成长的代价”“张茹的防守需要空间”,每条都能让篮球评论员沉默三分钟。或许这就是老帅的 “独家执教哲学”:别人追求赢球,他追求 “我觉得行”;别人看数据,他看 “眼缘”。就像用座机打视频电话,不是不能用,就是总让人着急。

只是不知道哪天,宫指导能突然解锁 “正常模式”,把李梦、王思雨这些 “王炸” 摆上台面,让刘禹彤、陈玉婕这些 “新欢” 亮亮相。但在那之前,看他执教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 “战术鬼才” 还是 “迷惑行为”—— 但你就是忍不住想继续看下去,毕竟这么有 “节目效果” 的教练,实属篮坛稀有物种。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