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回车村
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回车村 资料;
基本资料
  • 组织: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回车村
  • 法人:魏于程
  • 成立日期:2000-01-01
  • 注册资金:0.00 万元
  • 组织类型:其他
  • 组织行业:其他
  • 组织介绍:

    回车村(HuiCheCun)位于北纬35°54'39.1〞,东经113°26'32.2〞,平均海拔米,隶属于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由回车主村、上寺、坟上、青阳脑、窑凹、韩家峪等六个村庄组成的回车村,整个村子依山势而建,形状像一只展翅而飞的凤凰。

    回车村位于太行大峡谷的西入口处,被植被茂密、险峻秀美的紫团山脉层层环绕。回车村东临西柏坡,西接福头村,北靠下石坡,南望南坡脑村,版图面积4.43平方公里,西北距离县城48千米,西南距树掌镇7千米。

    传说,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乘坐马车周游列国时,先从山东(时称鲁国)出发,经河南(时称卫国)来到山西(时称晋国)晋城。在狼扯村被七岁顽童拦车挡路,以土筑城,发问取笑之后,就返行新乡,绕道林县,登临壶关。当师徒来到紫团五指崖下时,看见山崖上有一个小村庄。正要攀径入村问路,忽见五指山崖上两只松鼠身躯躬立,两只灵巧的前爪,捧着野果,面对客人喜笑盈盈,频频点头示好。孔子师徒十分好奇,便停下来与之逗乐。两只松鼠亦始终保持着喜人的姿势和友善好客的态度。孔子观察思考良久,决定回返。弟子问道:“前路无阻,为何回返?”孔子感慨道:“七岁孩童筑路拦车,取笑发问,我不能回答,只好拜其为师。如今,转路东登太行,又遇两只山间鼠辈为我们作揖迎接。它采果而不自食,双爪捧着敬赠远方来客。晋国人杰地灵,不仅儿童知多识广,就连小小松鼠,也如此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晋国不是游说之地,我辈不可轻入。”就这样,他们打消了游说山西的念头,调转马头驱车东返了。后来,晋城的“狼扯村”改成了“拦车村”,壶关紫团山五指崖旁的村子也被取名“回车村”。

    一、环境条件

    1.地貌

    回车村是典型的太行山石质山地,前临绝壁深峡,后倚险峻山势,坡地平缓处,林木茂密,植被物种丰富,梯田层层。回车主村背靠小松坡 ,山呈南北走向,与西掌凹、流嘉地 、陡脚则,道脚则、庙岭则、松坡岭共同组成了回车的靠山。海拔达 1600余米,主村西南方是太行大峡谷的经典景点——五指峡。

    2.气候

    回车村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9.1C,全年无双霜期约153天,平均日照时数2640.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50—65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以7、8两个月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0%。年平均蒸发量为1535.6毫米,5月蒸发量最大。结冰期为150左右,结冰初、终间日数长达195天。

    3.水文

    回车村地表缺水,地下水丰富。历史上著名的乌泉,就是寺上自然村背靠的庙岭山地下水岩溶裂隙水,千年潺潺不绝。寺上村附近的田地里,往下挖一米,就能挖出水来,这在号称“干壶”的壶关实为珍贵难得。庙前乌泉下有井,为乌泉井,后改名慈云井。寺前有乌泉峡,至今流水潺潺,往南一华里处,与肥羊沟峡汇合并成八斗峡,八斗峡沟大峡深,水流清澈,一路流向太行大峡谷。

    4.土壤

    回车村有少量的淋溶性褐土分布在小松坡 ,西掌凹、流嘉地 、陡脚则,道脚则、庙岭则等森林地带,大部分为山地褐土,厚度从山脚到山脊由厚到薄,经村民长期垒石砌岸,打坝淤地,变成了层层梯田,成为重要的农耕地。

    5.植被动物

    回车村自古就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松树坡就因满山都是蓊蓊郁郁的松树而得名,这里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天然植被分布在三面环绕的山上,其中乔木林以油松和青冈木为主,灌木林以连翘、黄刺梅等为主,草类以白官草、针茅为主。

    动物有近百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黑鹳,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苍鹰、青鼬、环颈雉等。

    二、村庄规模

    回车村由回车主村和青羊脑、坟上、上寺、窑凹、韩家峪六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532人,4个村民小组,耕地500余亩,全村明清建筑占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基本保存完好。

    三、水陆交通

    受地形影响,本村无水路交通,陆路交通十分重要,是通往太行大峡谷的西大门,树掌镇是陵川县北部、壶关县南部的重镇,有省道、县道分别向西向南,通往陵川县和壶关鹅屋乡;向北经福头村,可通往林州、壶关等地。因此,回车村是陵川县北部、壶关县南部经树掌、大峡谷到达林州的交通要道。新中国成立前,由回车至树掌有长平古道,长平古道是一条马车古道,北起长治郊区壶口乡,经树掌到陵川县平城。村里向南不足二里路,还有一条连接到林州的晋豫古道,如今已经弃用。如今,村村通水泥路正在扩建成旅游公路,乡村客车每天都有经过,出行方便。

    正在规划中的太行屋脊旅游大通道将紧靠村边通过。

    四、社会经济和建设状况

    回车村共有人口532人,耕地203.9亩,村民以耕地和外出务工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土豆以及豆类作物,经济作物有核桃树、胡麻等。村上实现了通自来水,通水泥路,通客车,使用上了数字电视、手机、电脑宽带。正在规划建设的扶贫项目有豆腐加工厂、养鸡场、中药材种植及小杂粮加工等。

    五、历史传统建筑群及特征

    回车村地处太行大峡谷的西入口处,紧邻晋豫古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三国时期,曹操北上太行山,克壶关,败袁绍时,在此用石头构筑起了三面临崖的曹公垒。该村明清时期的建筑较多,造型古朴的民居和寺庙均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民居院落以四合院、三合院的石头、砖木结构为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每处古院落里均装饰有栩栩如生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具有是生活审美趣味和吉祥寓意。此外,村里还保留着许多民用设施,如古道、磨房、古井等。

    a)军事设施

    1.曹公垒

    曹公垒遗址位于青阳脑自然村东南面的山坡脑上,是曹操北上太行的营寨遗址。该寨垒三面临崖,一面与坡地相连,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曹公垒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地形判断,这里应该是晋豫古道重要战略要道上的重要寨堡。这样的寨垒,在南太行的战略要道上大约有数十座,曹公垒是其中之一。

    曹公垒的地理位置为北纬,东经,海拔1425米,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从东侧的山坡脑,攀登上去,即可见已经坍塌的、完全用石头垒砌的寨垒,堡寨内仍可以分辨出有石床、石屋等生活设施。站在垒堡上俯视四周,崖下的晋豫交通要道尽收眼底。

    b).宗教设施

    2.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上寺自然村,是紫团山周围一座声望很高的古寺。

    紫团山是太行大峡谷的避暑胜地,早在西晋时期就因其风景秀美声名远播。据房玄龄《晋书》记载,东晋道家名家葛洪遍游全国山水后曾言:天下佳山者,南武夷,北抱犊。抱犊山即今天的紫团山。紫团山周围,曾建有上寺、下寺,洪底寺。上寺即为慈云寺,

    慈云寺三面青山环绕,前面临水,藏风聚气,犹如坐卧在轿椅里,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上寺村便因其得名,其背后所依的山岭也因这座寺庙得名“庙岭则”,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慈云寺创修自隋唐,以后历代均有修缮扩建,据碑文记载,乾隆年间,该寺庙内重修后,正殿为九华地藏殿、此外还有伏魔大帝殿、天王殿、坤庐,寺内供有释迦文佛、观音大士、如来佛、文殊师利、普贤……最为鼎盛时,除了慈云寺,回车村还有慈云塔,慈云井,形成了佛教建筑的“慈云系列”。慈云寺修筑有排水设施,通向寺外。

    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声望极高的古庙,因年代久远,损毁破坏严重。但庙门、围墙、庙内的青石板路和台阶旧貌依旧。在古庙侧殿原址上的建筑,就地取材,使用了古庙里的古砖、古石、碑刻。已被砌入偏房墙体里的石雕上,雕刻的龙纹清晰可见;慈云寺院里废置着两通乾隆年间的完整碑刻,和两通残碑,两通完整的碑刻分别为乾隆九年(1744)的《重修慈云寺后佛殿碑记》和乾隆十六年(1751)的《重修慈云寺大士殿碑记》,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石碑上的大部分文字已经难以辨认,内容为重修慈云寺和重塑佛像缘由。两通残碑,一通为明嘉靖二十九年立,一通因断毁无从知道年代。也均为重修慈云寺碑记。寺院内,用做了压窗石的石雕,雕刻有龙型,造型流畅精美。据考古人员推断,这些碑石为明代的雕刻风格;庙门上的木雕风格古朴,门头上悬挂有木质功臣匾,依稀可辨认内容:“中华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师功臣一九五二年”。据村名介绍,这位功臣名叫魏小有回车村人。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后回到村里务农,壶关县于1952年敲锣打鼓为期送功臣匾。该匾自送来后,便悬挂在了慈云的庙门前。

    距离慈云寺东南500米处,半山坡上的慈云塔,已被历史的风云夷为平地。从塔身上拆下来石制塔座、塔身等构件被村民们砌入民房中。

    据《重修乌泉山广慈寺记》一文记载,寺旁曾有一个三亩大的水池,旱时不干涸,涝时不外溢。从水池的北面可进入寺内,在寺内偏东处有一石井,深三尺,向内探望,漆黑一片,故取名“乌泉”,这个三亩大的水池,如今已成农田,但上了年岁的村民仍记得它有水时的样子,称它为“潭滆浪”。乌泉井后又更名为慈云井,经今人修缮,仍沿用原名,如今依然是常年不竭,四季不冻。是上寺村的主要水源。

    3.都土庙

    位于青松岭半山上,据说是与壶关都皇庙齐名的一座供奉土地神的庙,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名望。一般乡间的土地庙都为简陋,但回车的都土庙规格要高一些,据说这里土地神的职权范围也较大,管理着其他村庄的土地神,被百姓称为“中央土地”,故取名都土庙。

    都土庙四周与太行峡谷的景观融为一体。东临黑龙深潭。,南望紫团白云,西眺真泽神宫,北依王莽幽峡。景观旖旎奇异。占地216平米。该庙始建于何时不详。

    据院内重修都土庙的碑文记载,与这座都土庙相关的还有一个流传甚远的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唐昭宋乾宁年间,原本居住在翠微山之北神郊南岸的二仙真人,因此地连年大河冲刷,想把府邸搬到的白沙岮(也就是现在的青松岭),结果当二仙真人还没到了青松岭,就听说都土地神看上这里的风水好,早就占据下了此地,二仙只好驾车而返,在今天的神郊北岸重建了真泽神宫。

    这个故事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早在唐昭宋乾宁年间,这里已经有了都土庙了。据此推断,这座庙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都土庙内共有5块石碑,其中三块为古碑。一块为位于庙门正前方的成化六年(1470)年重修都土庙碑,正面刻有“”天地三界四府万灵真宰”此碑四面均有雕刻的字或者花纹,记载重修的缘由及捐款情况。后世为其加盖碑亭,前方设有香案,摆放有石质香炉,香案、香炉风化明显,足见年代久远,一块镶嵌在庙墙里,为慈云寺、韩家峪、回车村、青杨脑、岭东(今青松岭)五庄增修碑记,磨损严重,大部分碑文已经难辨,但碑文末落款清晰,为大清康熙年间大清康熙己亥年间重修。还有一块为的光绪三十四年的五庄合约的禁坡界碑。据院内古碑文记载,此庙曾于大明成化六年(1470)重修该庙。大明正德十六年孟月(1521年)、嘉靖戊子(1528年),大清康熙已亥(一七一九)年均有重修。2000年及2016年做了重修和院墙的增建,均刻有碑文记载。

    现存都土庙有三间,硬山结构。庙里敬有都土地神、观音、土地爷爷、土地奶奶、牛马王神等,是诸神合一的一座乡间庙宇,自古香火鼎盛,庙前还曾建有戏台。据当地上了年级的百姓回忆,解放前,每年6月份中旬,都土庙庙会时,都会敬神唱戏三天,庙前还支起锅灶卖饭,盛况延续多年。时至今日,每年的正月初一、十五,附近村民还会起了大早,前来烧香许愿,祈求都土庙保佑平安。

    4、山神庙

    位于庙岭半山腰上,紧邻通往青松岭村的路边,与都土庙相距很近。与其他山间简陋的山神庙不同,此庙专门修有围墙,自成院落,占地面积约有600平方米。庙不大,但仿木质石雕庙顶上,苔藓丛生,较为古老。

    c)、民用设施

    5、上窑则民宅

    上窑则院位于回车主村西北,清代建筑。该宅为三合院二层院落。东西长15米,南北长12米,占地180平方米。下为圏窑上为楼房,屋顶为单檐硬山式。

    房屋墙体较厚,楼前外墙部分为青砖,楼后墙为石头修砌,屋内墙则为土坯。这种用石头、砖、以及土坯三种材质搭配建成的民居是回车村民居一大特色。

    上窑则原为“五裹三”的建筑结构,因东面三间、北面一间被拆除,南面现院内只剩下堂房四间,西房三间。堂房西侧修砌有石制楼梯,从外部通向二层。二层建有走廊,护栏,木质镂花门窗保存完好。为此地民居所少见。

    该院落主人姓郭,是回车村的大姓家族。相传明清时期,郭氏曾在晋豫古道上经营骡队,凭着24头骡子组成的运输大队,运输货物发家,建成此院落。先存状况一般。

    6、下窑则民宅

    下窑则民宅位于回车主村西北。与上窑则相邻,因修建年代较上窑则晚一些,地势也低一点,故名下窑则,为清代晚期建筑。该宅院为三合两层院落,五裹三结构,单檐硬山顶。东西长18米,南北长15米,占地270平米。该院落是郭氏后人增建的院落。相传清代末年,上党落子因郭氏落户到回车村,房屋的砖雕上戏剧人物的图案,显示着院落主人对戏曲的喜好。现存南房6间,北房3间,东房3间。二层楼阁、镂空木窗、门饰保存完好。

    此院落保存相对完好,但因长期无人居住,已经荒芜,迄待加以保护。

    除了上窑则、下窑则古院落,村子里还有后底院、西窑院等多处古院落,随着年代失修,多已荒废败落,但遗存依然可见昔日的鼎盛富裕。

    d)古街、古道、石碾、古井

    7、古街古道回车村地处山区,村庄街道依山就势,错落不平,至今仍保留着多处石板老街,常年磨损,沧桑毕现。

    连接着回车山村与外部世界的古道纵横蜿蜒,多已废弃不用,且损毁严重。但在上千年的历史上,这些古道的作用不容小觑。距离回车村不足一公里路的、通往中原的晋豫古道曾是回车村世世代代经商运货之人的谋生之路,财富之路,在层层包围的大山里,走向这条古道,就意味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从回车村往树掌镇方向走,可接通长平古道。长平古道是一条马车古道,北起长治郊区壶口乡,经树掌到陵川县平城,连接着陵川北部,壶关南部、和林州。它曾经是战时的运兵之道,和平时期经商运货的财富之道。也正是因为这条古道,有了孔子回车的传说,有了曹操由此攻打壶关的历史,有了村里祖祖辈辈赶着骡子、驴子翻山运货的财富故事。

    8、石碾石磨古井水道设施村里除了连接着晋豫古道的石板街,更有油房、碾房,露天的大小石碾有十个石盘分布在村中各个地方。这些石碾大都是清朝中期安置的,大多已被废弃不用,只有个别碾房内的石碾至今仍在使用。村民们用它来磨豆腐、磨麻油、推小米,纯手工的加工方式,让食物保持住最本色的风味和营养。

    壶关缺水,山高沟深,地表水储量较少,地下水资源奇缺,壶关旧县志中曾有“掘地三千尺犹不及泉”的记载。但回车村上寺村,慈云寺的寺门前,自古就有一眼由山泉流出的、常年不竭的的古井,供寺庙和周围村民引用。此井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乌泉井,后改名为慈云井,至今上寺村民还从这里取水饮用。井上加有盖顶,泉眼下,砌有水井,井盖上方,刻有慈云井三个大字。

    9、古碑刻回车村内共有碑刻10通,其中8通为古碑,2通分别为2000年和2016年新碑。2通为古残碑。碑刻年代最为久远的为明成化六年,最迟的是1950立的烈士碑。

    有1通古碑保存在都土庙碑亭上,1通镶嵌在都土庙的庙墙上,5通废弃在荒芜的寺庙内。

    10、砖雕木雕回车村古民居上的砖雕、木雕艺术品,工艺细腻繁复,注重情节构图,线条流畅有力,形象饱满,层次分明,艺术观赏性很强。雕刻图案也取材广泛,有人物故事、有吉祥动物、有花卉植物。反映了人们期盼家庭幸福兴旺,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这些木雕、石雕作品浓缩了南太行民俗文化的精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智,是工匠们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体现。木雕、石雕作品或明示,或暗喻。以景寄情,以物喻人,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丰富的哲理内涵。

    e)革命遗迹

    11、龙王庙——抗大一分校学员灶房

    回车主村一进村,有一翻修的龙王庙,据村里老人介绍,原先的龙王庙规模较大,为两进院落,还建有戏台。如今,庙中的旧物大都毁坏遗失,仅存一雕刻有花纹的香案能证明此庙的历史久远,已无法查究此庙是何年建造。此庙宇重要的价值是,抗日战争时期,此处曾是八路军抗大一分校学员的灶房。

    12、抗大一分校学员住址及新华日报社印刷厂旧址

    1939年抗日军政大学撤出延安后,先后在其他抗日根据地建起了十二所分校,其中抗大一分校部就在距离回车里远的神北村。校长政委分别由何长工、杨其清担任,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编为三大队,二十七分队,学员住地较为分散,西起大会,东到回车均有学员居住。据回车村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当时来回车居住的抗大一分校学员大约有100来人,当时就在龙王庙上集体开灶做饭,这里也是学员们集体学习,开会的地方。

    当年,回车村家家户户腾出房子给抗大学员们居住。校长何长工、习仲勋同志的夫人齐心也曾来回车村组织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尽管一分校的学员在回车村居住的时间不长,但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39年1月1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最重要的报纸《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沁县后沟村创刊,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陈克寒,在激烈的反扫荡烽火中,何云和陈克寒带领部分记者背负着油印机日夜战斗在火线上,报社经常转移,五指崖上的回车村,就因背靠大山便于隐蔽,成为报纸临时印刷厂的选址。村里一座不起眼的平房里就曾是临时印刷厂。据村民回忆,印刷报纸时,有警卫严加守卫,一有敌情,立即转移。烽火硝烟中,新华日报华北版从未中断出报。朱德总司令评价说: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都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可以说回车村为华北敌后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f)民俗文化:

    13、都土庙会都土庙会开始于唐乾宁年间,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早源于真泽二仙与都土爷抢此地风水宝地和都土爷显灵佑护一方百姓的传说。庙会从6月6日开始,至6月9日结束;历时四天。庙会期间,不仅有祭祀、物资交流等多活动,更要在庙前的戏台上连唱大戏,吸引了四里八乡,以及壶关县区、陵川平城等地的香客、游客纷纷前来,场面十分热闹。

    14、上党落子上党落子原本叫闹戏,起源就在黎城地。距今一百六十年,历代艺人来提炼。”上党落子最早因过年十五闹红火时出名,遂叫“闹戏”。后来在上世纪60年代才改为上党落子。上党落子在道光年间起源于黎城,但回车村也有着近百年唱上党落子的历史。据村民讲述,回车村的大姓人家郭氏,在明清时因经营骡队,走晋豫古道拉货发了家。到了民国时,郭氏的后人除会做生意,还颇喜欢戏文,走南闯北中,也听了不少剧种。郭氏闲时便去黎城听戏。虽说黎城离壶关不远,但那时候交通不便,一来二回,郭氏便想,不如请个唱戏师傅来村里教唱闹戏,第一满足了自己的爱好,第二也能娱乐、教化乡里。于是郭氏出资,请来师傅到回车教唱戏文,村里凡是喜好戏文的,都可跟着学唱。师傅看郭氏一片诚心、善心,便一骨脑地将肚子里的戏文都教给了回车的戏曲爱好者。郭氏见学唱者众多,便在村里组建闹戏班。从此,回车成了这大山里的“戏曲古村”,农闲时,春祈秋赛时,正月十五闹火时,回车村民都要自娱自乐唱闹戏。久而久之,回车村戏班的名气传了出去,闹戏也从村里演到了乡里,从乡里演到了县里。解放后,回车村委会还组织村民成立了回车戏班,并安排村干部远到河南购置了戏服行头,由村委会统一组织排练,统一安排外出演出。上世纪60、70年代,各村的物资交流会,镇上闹红火,甚至是庆寿、发丧都要邀请回车的戏班去唱。如今,村上唱戏的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回忆那段唱戏的岁月,仍然眉飞色舞,忍不住唱上几句。

    15、传统手工艺:

    (1)、手工荆编紫团山脉山大沟深,漫山遍野长着野生的连翘、黄刺梅(采摘连翘是当地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当地村民,就地取材,用连翘、黄刺梅的枝条编就簸箕、油篓,大小箩筐、篮子,以及较大型的储存粮食的粮筒等。如今,这些荆编用具还在广泛使用,村里随处可见的荆编粮筒也是农耕文化的一道风景。

    (2)、剪纸早在玉虞唐时代,壶关民间就有端阳节“妇女剪彩镂金为花鸟虫鱼”的记载。而数千年来,说树掌镇一带最为盛行,回车村的剪纸在树掌镇首屈一指。至今,村里的剪纸能手还很多。狮子滚绣球、凤凰戏牡丹、鲤鱼跳龙门……这些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对回车村上了年纪的妇女来说,都是平常之作。

    16、故事传说:回车古村历史久远,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传说颇多。“孔子回车”、“真泽二仙争庙”、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传说故事。

    六、饮食文化

    回车村属杂粮产区,村民们与南太行山区的居民一样,以小米、玉米圪糁、白面为主食,兼食其它杂粮。蔬菜以马铃薯、北瓜、豆角、红白罗卜为主。同时他们又因地制宜,积累出了粗粮细作、独特的饮食风俗习惯。农历过大年时,村里家家户户自磨酸汁豆腐、榨胡麻油成为其独特的民俗风景。

    17、特色饮食

    (1)、酸汁豆腐:此地独有的酸汁豆腐,特别在它点豆腐的酸汁上。酸汁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山上的一种叫“酸溜溜”灌木果实,榨汁后,取其酸味的汁液来点豆腐,做出的酸汁豆腐醇香鲜嫩耐储存,口感独特。

    (2)、榨胡麻油:回车村的地理气候适合种胡麻,家家户户种植胡麻榨油吃。回车山区的胡麻产量不高,但天然出产的胡麻籽无污染,无虫害。一到大年跟儿,家家户户手工榨胡麻油,整个山村里飘荡着胡麻油的香气。用手工方式榨出的胡麻油,颜色红褐澄亮,透明度好,具有质纯、味浓、烹饪时油盐少等优点。胡麻具有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的功效,可用来调养津枯血燥、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是公认的月子油,也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的健康油。除夕夜,当地有用胡麻油炸制的面食来祭祀神仙和祖宗的风俗。

    (3)、红豆米饭回车村地处大山深处,海拔较高,湿气较重,自古就有食用红豆除湿气,保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中,喜好熬制红豆小米粥或红豆小米稠饭。红豆焖大米则是他们待亲戚时的传统主食。

    红豆米饭要提前半日泡上,蒸煮。再与大米一起焖熟后,红豆大米饭甜香浓郁,别具特色。

    (4)、炉火烤核桃炉火烤核桃也是回车独有的待客民俗。回车核桃在长治地区远近闻名。回车村层层梯田地沿上,遍布近千棵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核桃树,这些野生核桃树结出来的核桃,壳厚、油多,吃起来较香,俗称土核桃。据说回车村最古老的一棵已有三百年之久。每逢贵客来临,主家都会在炉火上焖烤上土核桃款待,营养又滋补,尽显淳朴好客的古风民俗。

    回车古村落历史久远,不仅有瑰丽的传说故事,众多的遗存,更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儒释道三教合一、耕读传家的文化价值,和众多古建艺术价值,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留存的红色价值。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18835556608
新闻分类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